贺岁片,想看,大银幕,素人,这才是
想象一下——
如果509个人共同拍一部电影,场面该有多混乱?
再大胆点——
这群“导演”共同在影片中出镜,画面又该有多炸裂?
院长抱着好奇的心情看了《烟火人间》,没想到第一秒就被深深击中,甚至不知不觉中看至热泪盈眶……
贪吃山羊与人类抢食,逗得我直接笑喷;
骑行小伙在风雪中朗诵诗歌,质朴的句子听得我分分钟破防;
“刀锋战士”闯荡世界,留给镜头一个潇洒的背影,又让我从内心深处燃了起来……
看出来了吧?
这电影不仅“导演”众多,连画面素材也别开生面,均来自于普通人的手机。
没错,《烟火人间》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竖屏院线电影,由509个普通人拍下的纪实影像汇成。
这群普通人的故事,有着扎根于土地、朴素真挚的情感暴击,让我们从中触摸到最真实鲜活、最具生命力的中国。
509个来自天南地北的普通人,887份朴实无华的生活影像。
如何将这些内容梳理出逻辑?
《烟火人间》给出了最优解,围绕“衣食住行”这个日常的主题,织成一张严丝合缝的社会关系网:
我们以“衣”蔽体,衣服亦是我们的身份外化。
每年10月,是新疆棉花的采摘季。
雪白棉田上,第一视角看农民摘棉花,柔软而饱满的触感破屏而来,治愈效果直接拉满。
还没等我沉浸式“摘”完棉花,镜头便转向了纺织纱厂。
女工们热火朝天地整理着卷绕成型的纱线,每个动作都精准踩在节奏上,仿佛自带bgm。
捻线、浆纱、织布等工序层层递进,最后变成一件件新衣。
可以是爱好者私人订制的汉服,也可以是环卫工身上的统一橙色制服,甚至是某个女孩驻足欣赏的一件婚纱……
我们用新衣标记四季与身份,这是生活中最微小的仪式感。
民以“食”为天,对于中国人来说,更是如此。
初春的雪还没化,农民们就忙活着催芽、摆秧盘,正好赶上开春时种下第一批秧苗。
孩子赤脚走在田埂里帮忙,大人艰难地与泥泞缠斗,上上下下的村民都在与天气竞赛,只为不浪费任何一株秧苗。
秋季,水稻户心满意足地看着“自己打下的江山”,也盼望着精心培育的稻谷被送到千家万户,被热爱碳水的国人制成各种吃食。
不负所望,民间大厨绝活一出,端出了喷香扑鼻的饺子、米醋、粉蒸肉、糍粑……馋得大银幕前的我狂吞口水!
食物麻辣鲜香各有滋味,品味食物的人同样有趣——
上一秒,战火燃起,枪炮轰鸣;
下一秒,午饭时间到,众人一起打饭,吃出了一段和平时光。
或许只有在享用食物时,才发现我们都同为一种碳基生物,没碳水,没法活!
“住”有定所,大概是所有中国人的统一追求。
拿到自己的房产证之前,我们可能要付出半辈子的努力。
新房在交到业主手中前,也必定经历了千锤百炼。
爆破、打地基、浇筑……每个硬核的工程步骤,都经过无数人的努力。
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,遇到风雨来袭时一秒匍匐在地;塔吊司机练就一身本领,甚至能操控钩子运送外卖。
他们以高空为据点,一点点建成这座城,也盼望着,能拥有自己的家。
在我们拥有住所之前,“行”在路上,是人生的基本状态。
货车司机把车当成“家”,拖家带口走四方,狭窄的车厢里弥漫着浓郁的烟火风味;
外卖员与速度竞赛,不论是从成都到拉萨,骑车还是骑马,都在传递着一份沉甸甸的“信任”……
看着他们风雨兼程的背影,我手中的外卖闻起来更香了!
一年到头为衣食住行奔波,最终都是为了“家”。
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每年定时出现,在路上默契地结成同盟,在风雨中彼此照应。
绿皮火车乘客背着大包小包,在拥挤的列车上为了递一瓶热水而人工接力。
他们一路颠簸,只为与家人团聚几日,欠揍地喊上几声“妈”,讨来妈妈的连串埋汰。
看着操着不同口音的人,心满意足地吃上这顿丰盛的年夜饭,“天涯共此时”的概念变得不再抽象。
我似乎也被隔空注入满满卡路里与鸡血,能够重拾精神再次上路。
自打“世界是个草台班子”的梗火了后,每个人都能熟练地自嘲上几句,不约而同地陷入了“人间不值得”的空洞。
《烟火人间》却勇敢地逆流而上,把我拽回地球表面,让我久违地找回了生活的实感。
原来,衣食住行不止意味着虚无的消费主义,更蕴含着从一朵棉花到一件衣裳,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主义。
看着大银幕上贯穿南北与四季、生气蓬勃的劳动生产线,再到唤起共鸣的家庭影像……平凡的影像穿针引线地呈现出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,是独属于当代的文化奇观。
有人看完影片后,盛赞这是一幅“手机时代的清明上河图”,我深以为然。
这幅“图”,打破了地域壁垒与信息茧房,让我得以用更具人情味的方式重新注视生活,触摸它粗糙的肌理,滚烫的热度——
此刻的我们或许形单影只,但都与周围社会有着紧密联系。
我的生活被他人的劳动所影响,我的生活也必定对他人产生意义。
更重要的是——
生活的真谛,不在精致华美的摆拍里,反而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、粗糙却灵动的画面中。
注视生活,从而看到一个个具体的人。
在过去,让我们幻想城镇边缘的劳动人民,必定少不了刻板印象或者是居高临下的同情心。
想象中的他们,悒悒不乐,沉默无言。
殊不知,所谓的“沉默”,或许是因为他们不曾拥有平等的话语权。
好在,现在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,书写自己的高光时刻,在某个瞬间,成为主角——
很难不为纱场女工动容。
年轻女孩们穿着单薄的背心在工厂里劳动,在机械性劳动与闷热环境的双重包夹下,大滴汗珠浸到眼中,她们的衣服也很快湿透。
她们却还能笑、能闹,与小姐妹们一起扮靓,或是摘来一朵花,调皮地插在姐妹的头发上。
与工厂格格不入的花,因女孩们的存在而变得合理。
我们工地有自己的“质子男团”,钢筋混凝土便是他们的直拍背景板!
枯燥艰苦的搬砖工作中,总要学会“苦中作乐”才能坚持下去。
没想到的是,他们竟然整活到这种程度……
有利用脚架练体操的,八块腹肌看得我嘶哈嘶哈;有学仪仗队一本正经接钢管的,严肃中透露出自信与不羁。
下雨了,他们顺势在泥地中打起“泥”仗,操作挖掘机自己洗自己……
下雪了,便堆个小雪人,还不忘给雪人戴上安全帽,尽显铁汉柔情。
再看一眼那些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,也引起浮想联翩——
人声鼎沸的车站,出现了一位最拉风的爷爷,手上的行李不多,却背着一只巨大的棕熊玩偶。
看着他,我的心头涌上一股酸涩的暖意,想着:
等他到家后,世上一定会多出个幸福的小孩吧!
还有一位凭着单腿单脚骑行上路的勇者。
肆意地在雪地里狂奔,看着比许多健全人都更自由、无畏。
情感如潮水般涌来,直到看到辉哥辉嫂的故事,我终于绷不住落泪:
他们是跑长途的年轻司机,为生计接下了跑青藏线的货单,最终因为经验不足,双双离世。
一时,几乎全国各地的司机都被这事刷屏,身为同行的他们更能理解其中的悲剧性。
于是,有好心人自发将夫妻俩的货送完,又将两人的遗体千里迢迢地送回了老家,跋涉近一千公里,分文不取。
葬礼上,除了倒地痛哭的亲属,更多的是默默流泪的陌生车友们。
很久没看到如此饱含侠义与真情的故事。
卡车司机及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们,他们一路跌跌撞撞,仍不忘在黑夜中抖出一丝星火,照亮前路,也照亮别人的漫漫路途。
或许微不足道,但谁能说他们的生命力不伟大呢?
当他们埋头生活,把自己种在土地上,通过劳作辐射大地,是一种质朴的伟大;
当他们举起手机,用手机影像为自己“赋权”,是一种拥有主体性的伟大;
而现在,《烟火人间》又更进一步,将“沉默的大多数”的声音凝聚成一首伟大的“平民史诗”,推向公众——
没有刻意煽情,唯有惺惺相惜的真挚故事;没有美化矫饰,唯有不偏不倚的真实人物。
他们都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在并不富裕的条件下,努力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、热气腾腾。
看着他们在最朴素的饮食中品尝出美味,从最少的物质中获得满足,这股在生活重压下流露出的鲜活生命力,彻底感染了我。
此时此刻,我不想再雕琢自己的言语,只想发自内心,大声嚎一句:
“啊——人间值得!”
当“普通人的故事”被当成一种宣传标签,居住在大平层里的创作者们绞尽脑汁地幻想着普通人的生活,结果大抵是预设先行,不接地气。
《烟火人间》却走出了傲慢与偏见,将话语权交还给普通人本人。
他们以原生态的面貌出镜,拥有着任何官方影像或商业片都没有的真实力量,也因真实狠狠打动人心,唤起更多普通人的共鸣:
我很喜欢影片结尾的那句“如有雷同,纯属生活”。
屏幕上的生活看似离我们很远,但细想一下,本质上并无分别。
不论我们在田地里,渔船上,还是格子间,都是在为了生活奔波,经营自己的小小天地,在人生路上感受同样的酸甜苦辣、聚散离合。
《烟火人间》于开年上映,就像是为了在新的一年,给足我们509个拥抱与长久的夸赞,对2023年的我们竖起大拇指:
“真棒,又努力过了一年呢!”
同时,让我们暂时忘记焦虑与内卷,笑着投入到2024中:
好好吃饭,慢慢踱步,向生活致敬,用真实贺岁!
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,如不想被抓取传播,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,谢谢
特别声明: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,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版权声明:版权归著作权人,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,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@139.com,一起成长谢谢
欢迎加入:城市号,开启无限创作!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,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,一个原则:只要真实,不怕事大,有线索就报料吧!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://mp.chengshitoutiao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