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!遇见美好,记录事实!Meet the good, record the facts!

城市头条官方微博   网站地图   城市号入驻

没有空调、冰箱、风扇 炎炎夏日,古人如何避暑?

2018-07-26 09:28来源:编辑:News_值班编辑

  炎炎三伏天,消暑、避暑成为人们关注的“话题”。你可知道,古人在没有空调、冰箱、风扇等现代电器的情况下,是怎样避暑的?

  文献中的“饮食消暑”

  饮食消暑,是老祖宗流传至今的方法。据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伏日进汤饼,名为消恶”。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,“消恶”就是指消暑。“汤饼”是一种在水里煮熟的面食。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,但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却能出一身大汗,从而带走体内热能。所以,这也是一种消暑方法。

  据记载,最会过夏天的是宋代人,有“冰糖冰雪冰元子、雪泡豆儿水、雪泡梅花酒、酸梅汤……”等名目繁多的消暑食品记载。

  明清以来,伏天里选择中草药消暑是一大特点,在《京都风俗志》中记载,在伏天,有人煎熬苏叶、藿叶、甘草等汤,称之为“暑汤”“饮水”,并在街上出售。这里的“苏叶”,即紫苏叶,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、味辛、发表散寒、理气宽中、化痰止咳。中老年和儿童,夏日饮苏叶汤有健脾补中的功效。

  记忆里的“消暑饮品”

  “凉嗖嗖的木莲豆腐来哉!”一声悠长的叫卖声,会带你回到童年记忆。

  木莲豆腐,其实既不是“豆腐”,也与“莲”毫无关系。它的原料是一种名为“薜荔”的植物所结果实种子。产于多山之地,绍兴会稽山等地随处可见。薜荔结果,形如莲房,掰开可见许多细小的种子,“木莲”这个别名大概由此而来。鲁迅也曾在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中写道:“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,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,何首乌有臃肿的根。”

  孩提时,当卖木莲豆腐的阿婆,掀开桶盖,把果冻似的木莲豆腐舀满一小碗,浇一点红糖水和薄荷汁。站在天井道地里,十八腔新闻 十八腔视频,享受这夏日凉饮,别有一番滋味。

  此外,绍兴人夏日的餐桌上,还少不了一碗咸苦结合的干菜汤。干菜汤应该是绍兴最土也最为大众化的汤菜了。除了鲜而可口外,干菜汤兼具开胃助消化、防暑生津之功效。黄庭坚有诗云:“夏日小苦反成味”。

  唐诗中“消暑法”

  笔者翻开唐诗,看到王维的一首《苦热行》诗:赤日满天地,火云成山岳。草木尽焦卷,川泽皆竭涸。轻纨觉衣重,密树苦阴薄。菀簟不可近,绵络再三濯。从诗中可以看到,太阳炙烤大地,草木焦卷,川泽竭涸,最薄的衣服也穿不住,大树下难以乘凉,凉席上也不敢躺,只好一次又一次用凉水冲洗。

  另一位诗人白居易也有一首《消暑》诗:何以销烦暑,端居一院中。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热散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此时身自保,难更与人同。与王维比起来,白居易这首诗显得淡定从容,像一位修行的禅道人,坐在自家小院中,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习习凉风,以运用“心静自然凉”的方法来消暑,也隐含着深刻的哲理。“参禅何须山水地,灭却心头火自凉”,也是告诫人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。

特别声明: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,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       版权声明:版权归著作权人,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,请来邮件通知删除,一起成长谢谢
       欢迎加入:直播号,开启无限创作!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,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,一个原则:只要真实,不怕事大,有线索就报料吧!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://mp.chengshitoutiao.com。    

标签: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

热门标签

CopyRight 2016-2023 城市头条(城市头条网)CHENGSHITOUTIAO.COM(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) |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:news@newsgo.com

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、图集、视频等内容,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,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,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。

特别声明: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,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,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,侵权反馈:fawu@newsgo.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,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。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吉ICP备2020008037号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