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《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、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》。
该通知中对国内综艺明确提出多项要求,包括以中央电视台为标杆,黄金时段不得不得播出引进境外模式的节目;增加公益、文化类节目的播出频次;提高普通群众在节目中的比重;坚决抵制追星炒星等等。将矛头直接对准“全明星阵容综艺”。
然而,这并不是广电总局第一次对国内影视娱乐业进行“严整”。
从2011年起,总局陆续出台了包括“限娱令”、“限童令”、“限韩令”、“限星令”等多项“禁令”,扼杀了一大批质量堪忧、同质化严重的影视综艺,同时也催生出许多形式新颖、老少咸宜的爆款节目。
此次,史上“最严限星令”出世,又将对卫视本身和网台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?
史上最严“限星令”:坚决抵制追星炒星
今年7月,曾有媒体爆料,从下半年开始,全明星综艺将被退出卫视黄金档。紧接着,爆款综艺《极限挑战》调档,播出时间从原来的周日晚8点半调整至晚10点,便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。但娱乐独角兽向业内人求证,不少卫视平台工作人员都表示,并未正式收到通知。当时缺乏官方盖章的整改消息并未掀起多大波澜。
但仅仅过了一个月,广电总局便用实际行动证明,对影视娱乐的管控已呈山雨欲来之势。8月5日,《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、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》发布,要求:
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坚持新闻综合频道的定位,坚持新闻立台的方针;
地方上星综合频道的节目要坚持高标准,要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为标杆,坚守底线,把好导向,努力攀登正能量高峰;
进一步强化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公益属性和文化属性。坚决反对唯收视率,坚决抵制收视率造假;
总局鼓励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、文化、科技、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;
继续加强综艺娱乐、真人秀节目管理调控。要坚决抵制追星炒星,影视明星参与综艺娱乐、真人秀等节目要严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时间,总局鼓励制作播出星素结合的综艺娱乐和真人秀节目;
总局倡导鼓励制作播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创节目,原则上黄金时段不再播出引进境外模式的节目;
强化重点时期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管理调控,提前审查、重播重审,原则上不得编排娱乐性较强、题材内容较敏感的电视剧;
不得违规设置“嘉宾主持”,邀请演艺明星做嘉宾,必须把道德品行、艺术成就作为首要标准。要积极邀请优秀的文化学者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等在某一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人士做嘉宾,充分发挥节目的教育引导作用;
努力提高普通群众在节目中的比重,让基层群众成为节目的嘉宾、主持、主角,注意不能把群众作为明星陪衬或背景;
各级收听收看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,对重点节目和电视剧要跟踪监听监看,发现问题及时报告、妥善处理。
该消息一出,让不少人大惊失色。就在不久前,网络视听节目刚刚迎来《内容审核通则》,外界称其为“最全加强版”限令。同时,大批以刺探明星八卦为主的微博账号、公众账号相继被封。这种情况下,如何从明星话题中突围,向广电总局引导的方向靠拢,成为众多电视节目思考的方向。
近年来,从“限制劣迹艺人”到“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通知”,广电总局不断发文调整政策管控以“明星”主导的综艺节目,但仍有不少平台,新瓶装旧酒,变化着花样上演“火中取栗”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娱乐与明星话题虽然吸引人,但电视台所要承受的风险与限制也很大。
被限制的“明星”到底动了谁的奶酪?
在不少人看来,“限星令”的出台对整个影视娱乐产业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。随着电视综艺主导头部内容,节目过度依赖明星进而抬高明星薪酬的问题早已成为顽疾。据综艺节目制作人秦立接受刺猬公社采访时介绍,明星入局综艺让制作压力越来越高。“要想做成头部,成本不过亿都拿不下来而当中的60%—70%又都要给到明星手里。”
虽然成本奇高,但明星对综艺节目的号召力却又是有目共睹。
无论是中国本土,还是日韩和欧美,明星都是重要的流量入口。因此,许多广告主和平台为了安全起见,都会在艺人卡司上格外重视,最终导致艺人价格走高,节目制作质量下降,节目题材同质化严重。
但这个“锅”不该就这么简单甩给艺人。
从综艺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,明星身价暴涨与文化产业领域迅速崛起、热钱大量流向综艺也脱不了关系。在早期综艺节目还只有湖南卫视以“娱乐”立台一家独大时,江苏、浙江、东方就曾凭借明星综艺节目一跃而上升为一线卫视,让明星资源炙手可热。
另外,明星资源的稀缺和综艺节目市场机制混乱也是造成当下乱象的原因。有网友对比中韩两版《跑男》发现,邓超参加第一季《跑男》,一期的费用大约在100万人民币,而韩版中刘在石一期只有6万元人民币,巨大的悬殊差距可见一斑。在相对完善的综艺节目体系中,明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,且片酬的比重也仅占到30%—40%左右。
但在国内,综艺市场相对混乱,依靠哄抬价格来圈明星的现象不在少数。
未来“星素结合”的
文化类综艺将成“热土”?
在视频平台拔地而起、网生内容爆款频出的今天,卫视的“霸主”地位早已岌岌可危。
此次,“最严限星令”一出,利用明星资源抢占观众的玩法更是遭遇空前打击。在这样的局面之下,广电总局推崇的“素人”和“文化”类综艺俨然要成为电视节目的“香饽饽”。不少卫视已经率先做出了转型。
东方卫视率先推出了《诗书中华》,目前正在做戏曲文化类节目《喝彩中华》,据说未来还会打造书画等相关文化节目,对外喊出的口号是要打造“人文大台”。未来浙江卫视也将呈现《向上吧诗词》、江苏卫视则退出《阅读阅美》。此外,辽宁卫视的《国学小名士》也将与观众见面。理想很丰满,但现实却很骨感。
上周刚刚开播的《我们来了》,在节目中也响应号召,采用“星素结合”的形式,但却招致观众的一片吐槽声。
节目确实符合《通知》要求,“让基层群众成为节目的主角,且没有把群众作为明星陪衬或背景。”但让观众期待已久的“各路女神”却沦为“背景板”,甚至被吐槽只有聆听演讲达人洒“正能量鸡汤”的份。
这反映到卫视转型上的问题就是,契合政策不能利于形式,只有有趣丰富的内容才能留住观众的心。倘若卫视平台一味迎合政策,不在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呈现上下足功夫,未来迎接他们的恐怕不止是政策的冷眼,还有沦为弃子的风险。届时网台格局或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。
特别声明: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,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版权声明:版权归著作权人,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,请来邮件通知删除,一起成长谢谢
欢迎加入:直播号,开启无限创作!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,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,一个原则:只要真实,不怕事大,有线索就报料吧!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://mp.chengshitoutiao.com。